鲜切花的生产和贸易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文明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花卉商品化生产的历史并不长,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花卉业高速发展起来,经济发展越快,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越高,花卉产业也就发展得越快,现在花卉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在当今世界的农副产品交易中,花卉业是惟一不受配额限制的产业,发展快、潜力大。20世纪50年代初,全世界的花卉贸易总额不足30亿美元,到1995年达到了680亿美元,其中鲜切花为370亿美元。1991年,世界花卉消费额为1000亿美元左右,1999年达到了2000亿美元,预计在21世纪将有更大的增长,年增长率估计在10%以上。
花卉产量和产值最大的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韩国。荷兰是世界上第一大鲜切花生产国和输出国,主要生产的鲜切花有:郁金香、月季、香石竹、非洲菊、小苍兰、荷兰鸢尾、百合、六出花等。从荷兰拍卖市场出口的切花,占世界出口量的70%,其市场占有率为全世界的63%,是世界花卉贸易的中心。哥伦比亚是第二大鲜切花出口国,主要生产月季、香石竹、菊花等。1995年,哥伦比亚的鲜切花出口占世界鲜切花贸易额的14%。第三大鲜切花出口国是以色列,以生产月季和香石竹为主,1995年,以色列的鲜切花出口占世界鲜切花贸易额的4%。德国占鲜切花进口量世界第一名,每年进口花卉达8亿美元。其次是美国,每年进口花卉约6亿美元。人均年消费前三名是:挪威(155.5美元)、瑞士(142美元)和日本(133美元)。
菊花源于我国,但是因为消费观念不同,我国人民喜欢盆栽艺菊,在盆栽艺菊的技术以及品种培育方面技高一筹,而欧美人更喜欢鲜切花,菊花的切花生产在欧美国家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在现代花卉的结构中,鲜切花生产占领了主导地位,占总量的60%,小盆花占30%,观赏植物占10%。现在,菊花的商业品种达到了3000个,已经成为世界上四大切花之一。其栽培面积在主要花卉生产国荷兰有782公顷(1993年),意大利1127公顷(1990年),德国730公顷(1990年),日本人偏爱菊花,1994年菊花鲜切花的种植面积已经接近6000公顷,切花菊产量接近20亿枝。
虽然花卉业发展时间比较短,但是已经具备了现代商品化生产的基本要素:
1.花卉生产的高度专业化、自动化和社会化
花卉品种成千上万,真正形成规模化生产并大量投放市场的品种并不多。在常见的品种当中,各个生产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优势,其重点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国家或地区,在鲜切花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分工也越来越细,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公司负责,出现了种苗(球)公司、基质公司、肥料公司、农药公司、设备公司、机具公司、包装材料公司等。每个专业公司只负责生产的一个环节,各公司之间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在很多先进的花卉生产国家,都拥有大面积的生产温室。由于温室结构标准、设备先进、降低了花卉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大大促进了栽培的科学化水平,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和产量。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于花卉生长的各个环节已经掌握了量化指标。先进的自动化温室可以根据不同的花卉种类,不同的生长阶段,通过计算机控制,对其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浓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基质的pH等进行自动调节。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重视花卉品质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服务。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出现了许多中介机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立了花卉协会,作为政府、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进行宏观指导、开展信息交流和技术推广,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2.产品标准化、市场规范化和贸易的国际化
由于民族习惯的不同,各个国家或地区欣赏花卉的标准也不相同,所以,在花卉生产过程中,世界各国的分级标准不尽相同。但是随着花卉业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标准愈来愈严格,要求愈来愈高,不但对花卉自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整个生产流程(包括包装、运输、检疫等)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同时随着贸易的发展,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标准逐步同化,向着一个共同的标准发展。鲜切花的交易逐步从传统的直销方式过渡到了商业化运作程序中,出现了专业的中间商和贸易中心。目前荷兰的阿斯梅尔、美国的迈阿密、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是国际上的四大鲜切花集散地。
3.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新品种不断涌现
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技术的巨大进步。为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科研与生产日益紧密的结合起来。许多从事花卉业的大学、科研机构承担了基础和大型项目的研究,较大型的花卉公司则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所或研究室。在哥伦比亚,每个花场都有一个研究室。科研的目的主要集中在品种改良、花卉保鲜、生物工程等方面。随着科研的发展,不断开发出新的花卉品种,美国DNAP公司已经研究培育出了蓝色玫瑰,荷兰创造了“白色矮牵牛”,1986年,荷兰培育出了世界上首株黑色郁金香。
求花卉调查报告
——原标题:2018年中国花卉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高端化发展,流通网络将更加畅通高效
我国花卉消费市场日趋成熟,花卉流通体系逐步形成全国流通网络
经过近年来的调整转型,我国花卉消费市场日趋成熟,花卉消费逐渐由过去的集团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变,由节庆消费、阶段性消费向日常消费、周年消费转变,消费模式由单一化、团购化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消费范围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乃至乡村发展,花卉消费群体不断扩大。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我国花卉流通体系愈加完善,已经逐步形成全国流通网络。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历程分析:正处在调整升级期
我国花卉业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应运而生,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壮大。30多年来,我国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持续快速发展。回顾花卉产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至1990年,为恢复发展阶段,随着农村家庭承包制度的推行,农民在自己的责任田上开展花卉生产,规模小、品种杂、种植分散,产品质量不高。
第二个阶段是1991年至2000年,为巩固提高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化、美化要求的提高,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花卉产品需求迅速增长。各地把发展花卉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经之一,大大加快了花卉业的发展进程。
第三个阶段是2001至今,为调整转型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花卉生产由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转移,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花卉需求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花卉生产面积大幅增长,但质量效益不高、产业结构雷同、产品结构同质化、从业人员素质低和创新能力弱等问题较为突出,行业进入调整升级阶段。
花卉种植面积扩大,行业产值稳步提升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花卉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花卉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至2000年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4.75万公顷,较1990年增幅超过200%。
2003-2005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以年均40.63%速度增长,至2005年达到81.02万公顷;2006年,我国花卉产业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过渡,花卉种植面积有所减少,此后随着需求的增长而逐年增加。2017年我国花卉年末实际种植面积144.89万公顷,其中观赏苗木占比最高,标准化、精品化、大规格苗木、新优品种、特色高端工程用苗,依然是稀缺资源。2018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约为163万公顷。
2012-2018年中国花卉年末实际种植面积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行业产值来看,随着我国花卉种植面积的整体扩大,我国花卉行业的产值不断提升。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林业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3-2018年我国花卉行业产值稳步提升,2018年花卉及观赏苗木产业产值达到2614亿元,同比增长4.59%。
2013-2018年中国花卉行业产值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花卉市场规模庞大,流通体系逐步建立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而花卉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这种生产与消费相分离的特点和我国广阔的地域特征,决定了我国花卉流通的远距离运输性质。为促进我国花卉流通行业的发展,提高我国花卉行业的运行效率,我国支持在花卉产区和大型城市建设花卉市场,满足生产端和销售端的需求,我国花卉市场整体规模庞大。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林业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3-2018年我国花卉市场数量有所波动,但是整体维持在4000个以上。
2013-2018年中国花卉市场数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比发达国家,目前我国花卉物流交易体系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我国花卉物流存在种种问题,但在有关规划中对现代花卉物流配送网络做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提出今后将鼓励花卉生产和物流企业加强保鲜、冷库、运输、查验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花卉冷藏、配送、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扶持。加快花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支持物流企业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积极培育大型花卉物流企业,支持中小物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中国花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流通网络愈加完善,运送效率进一步提升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花卉业愈来愈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花卉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品种改良、贮存、运输等环节的问题,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1、随着我国大量引进及生产改进优质品种,我国花卉产业品种逐渐走向高端化,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量升高的同时注重产品质量;
2、区域化分工形成,鲜切花以云南、广东等地为主,浙江、江苏等地的绿化苗木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同时随着采后低温流通和远距离运输业的迅速发展,生产地区的优势更加明显,必然出现大生产、大市场的格局;
3、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科学育苗、育种下,对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加大,传统花卉品种的改良和推广将进一步提升;
4、花卉市场规模庞大,国家政策中对现代花卉物流配送网络做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将鼓励花卉生产和物流企业加强保鲜、冷库、运输、查验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花卉冷藏、配送、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扶持,未来全国花卉运输流通体系将更加畅通高效。
近年来,花卉种植在我市悄然发展初具规模。当前,我市花卉种植究竟是个什么状况?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政府在哪些方面进行引导与扶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农业科的同志顶烈日、冒酷暑,走访乡镇、公司、种植户,参观种植基地、苗圃。下面就调研到的情况谈谈我们的思考与认识。
一.我市花卉种植的现状及特点。
我市上规模的花卉种植始于1992年,1998年以来发展迅速。目前,我市花卉种植己初具规模,有大大小小种植户约500户,花卉种植面积19781亩,有海南缤纷园艺有限公司三江花木场、云龙谭连坡花卉生产基地、海南凤凰花城长流美德基地等一批大规模的花木种植基地,花卉产品涵盖绿化苗木、观赏花卉、盆景园艺等各种花卉及绿化品种。目前,在我市投资较多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基地苗圃多为外来公司、外来老板创办,本地的公司、老板和种植户约占总量的1/3,资金和规模都较小。花卉种植主要集中在美兰机场周边的演丰、三江、灵山、云龙镇,罗牛山农场和凤凰花城附近的海秀、长流镇等。主要生产切叶类的富贵竹、散叶葵、巴西木、龟背竹等品种和盆栽类的金钱树、发财树、平安树以及石斛兰、纹心兰等兰花,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出口日本、韩国等。
二.我市发展花卉种植前景广阔,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吸收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我市花卉种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上规模上档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业内人士认为,同国内一些大城市相比,我市花卉种植业规模小,发展速度慢。我市的花卉产品主要是切叶类和盆栽类热带花木,销往全国大中城市以及出口,是一个大市场。海南得天独厚的适合热带花卉生长培育的气候,加上廉价的地租、劳动力,是热带花木生产经营者投资的热选地,尤其是靠近机场、港口,具有区位优势的我市近郊。我市发展热带花卉产业前景广阔。因此,目前在我市郊区租地投资搞花卉基地的势头正旺,并且正在影响和带动本地人投身其中。
调查发现,凡有上规模花卉基地的地方,都能吸收一批当地农民进场打工,带动当地一批农民搞花卉种植,当地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并且花卉基地科学的种植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农民的种植观念、生产观念。云龙镇谭连坡花卉生产基地,吸收谭连村109个劳动力到基地打工,每年给该村带来劳动收入70万元。按一般的情况,每亩花卉年产值10000元左右,是种植水稻产值的10倍。三江镇充分利用本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的带动,大力发展花卉产业,为全镇农业经济注入新的增长点。目前,三江镇的花卉种植面积2880亩,其中,上规模的花卉基地有7个,面积1500亩,农民自种的花卉苗圃38个,面积530亩。海南缤纷园艺有限公司三江花木场周边的眼镜塘、江源、三江村委会,共有35个农民原来是缤纷花木场的员工,通过几年来在花木场工作的实践,纷纷回到本村,创办起自已的花卉种植基地或者苗圃,并引导其他农户种植花卉,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关于种植花卉的收入,他们不愿多谈,只是说要看市场行情,并且各人情况也不同,一般每亩纯收入2000元左右,至少比打工强多了。凤凰花城市场部经理张振彩介绍,他认识好些从事花卉种植的人,当初也是较艰苦的,经过几年的经营,现在置了房,买了车,鸟枪换炮了。我们且不说花卉经营发家致富,但目前我市的花卉种植已具备大发展的条件,只要把我市的花卉产业好好发展起来,吸收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从事花卉产业,涌现出一批本地专业花卉种植户、种植村,按平均每人每月600元,一年7200元计算,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而作为省会城市,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对绿化美化椰城,陶冶市民情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更是意义重大。这是一个美的事业!
三.当前制约我市花卉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优越的气候条件、区位优势同目前我市花卉种植的发展规模不相称。制约我市花卉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资金问题。
搞花卉种植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一般每亩最初成本需投入1万元,并且要有一定的规模才能产生规模效应,资金问题成为制约花卉种植特别是本地人种植花卉的主要因素。灵山镇大林村,海口轩苑农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在该村租地55亩,创办兰花生产基地。据该公司老板介绍,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兰花鲜切花,产品远销辽宁、香港等国内国际市场,市场前景很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货量不够,想以公司+农户的形式推动当地农民种植,经宣传发动,一些本地人也看到了兰花种植的效益和前景,但初期成本要投入5-7万元,很多人也想从事兰花种植,但“没钱种不了”,到目前为止只发展了5户。
(二)认识不足,氛围不浓。
我们在认识方面没有到位,政府在宣传引导、扶持推动方面力度不够,发展花卉生产的氛围不浓。比如目前在我市从事花卉投资和劳作的花农大多为外地人,因为他们知道这一行业有钱赚,能就业。人家都能从大老远处跑来投资和找活干,一些本地有种植条件和能力的人宁愿干别的行业也不想从事天时、地利优越的花卉种植业,一些年轻人认为种植花木还是脱不了“农”,怕脏怕累不想在花木场、苗圃干活学技术继而自己创业,却以在城里的饮食店、老爸茶馆里当服务员为荣。业内人士介绍,湛江种植热带花卉的地理条件与我们相似不如我们优越,是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但他们发展花卉产业的意识很强,氛围很浓,在加工方面我们不如湛江。
(三) 在生产、加工、销售、研究等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好的体系。
我市目前诸如花卉生产者协会、联合会等行业机构不建立或不健全,缺少花卉研究机构,在生产、加工、销售、研究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好的体系,没有很好地把我市花卉行业各方面的资 源整合起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各花木公司经营分散,各自为阵。
四.加快发展我市花卉生产的几点思考。
基于以上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政府应当大力培育花卉产业这个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把它作为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象抓生猪饲养、反季节瓜菜一样抓花卉生产,采取切实措施予以推动。
(一)加强总体规划。
行业要大发展,规划要先行。建议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专家、龙头企业代表参加,制定我市花卉产业发展的全面的远景规划,划出一些地方作为永久性的花卉种植基地和交易市场,并严格执行。凤凰花城占地1100亩,己引进省内外花卉经营企业68家,是目前我省规模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位于滨涯湖开发区内,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海南凤凰花城有限公司系海南凤凰集团控股的子公司,由于城市的发展,花城的地价升值,作为花市经营的效益当然不比搞房地产开发等经济效益好,他们担心随着地价的不断升值,凤凰花城能否作为永久性花市保存下来。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发展花卉产业的良好氛围。
把发展花卉产业同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吸收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同建设热带花园城市、发展生态旅游等等结合起来进行宣传引导,宣传发展花卉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统一认识,营造良好的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本地农民投身我市花卉产业。
(三)从政策、资金上予以扶持。
一是政府采取倾斜的财政、信贷政策,扶持花卉产业发展;二是继续推行农村农业经营小额贷款,解决农民从事花卉种植启动资金和周转资金困难问题;三是采用更加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多元化,以解决花卉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
(四)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农户从事花卉种植业。
我市己有不少上规模从事花卉生产经营的企业和生产基地,他们凭借着灵通的市场信息,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获得较好的规模效益。要充分发挥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地方的作用,鼓励和扶持如“公司+农户”等联合方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较大的市场主体,减少单个农户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风险,保障他们的合理利益,调动他们的种植积极性,这样,种的人就会多起来,受益的农民就广泛了。
(五)建立健全相关行业机构,形成生产经营体系,提高我市花卉整体竞争能力。
花卉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较大,信息、特色、质量、数量、成本等是竞争取胜的主要因素,要建立健全诸如花卉生产者协会、联合会等行业机构,加强行业管理和同行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在生产、加工、销售、研究等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体系,把我市花卉行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
(六)加强植物检疫防疫工作。
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花卉新品种的引进开发以及流通会更频繁,各种病虫害也会随之而至,因此,要加强植物检疫防疫工作,防止象椰心叶甲虫那样的病虫害传入,保障我市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