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青花瓷
[编辑本段]
一、概述
[编辑本段]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二、青料
[编辑本段]
(一)苏泥麻青
即苏泥勃青、苏勃泥青、苏麻离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二)平等青
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三)石子青
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四)回青
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五)浙料
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六)珠明料
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七)化学青料
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三、款识
[编辑本段]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一)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我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飘逸流畅,边饰莲瓣纹。宣靖款端庄刚劲。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前人曾将明代纪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清代康熙款字体工整,青花料色明丽。雍正款楷书苍劲有力,格式讲究。乾隆、嘉、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排列紧密,犹如一枚篆印。近代款识中“江西瓷业公司”款较多,楷书秀逸,其中还有英文款识“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标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民窑青花瓷的纪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体草率。书写得很随意。
(二)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四)赞颂款
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历史悠久,是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洁白光润,“玉”就只能屈居为“弟”了。
(五)纹饰款
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图案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纹饰款中的“豆干款”为菱形框架结构,犹如现代建筑中的高楼大厦,是民间作坊的记号,又叫“花押”。
四、各时期青花瓷器的特点
[编辑本段]
(一)唐青花(618—907)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
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二)宋青花(960—1279)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三)元青花(1271—1368)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相关链接:元青花瓷
(四)明清青花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1、明初(洪武朝1368--1402)的青花器有大小盘、碗、梅瓶、玉壶春瓶等。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进口料。青花发色有的淡蓝,有的泛灰。前者有一部分有晕散现象。纹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饰的遗风,题材也变化不大,但许多细节已有变化:如蕉叶的中梗留白;花瓣留白边较之元代更明显清晰;牡丹叶子“缺刻”部位较深,不如元代的肥硕;菊花绘成“扁菊”,花芯以方格纹表现;龙纹仍是细长身,但除了三、四爪外,已出现五爪,爪形似风轮,气势不如元龙凶猛矫健。辅助纹饰的如意云头由元代的三阶云改为二阶云;莲瓣纹内多绘佛家八宝(元代多绘道家杂宝)。碗、小盘多绘云气纹,仅绘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器物底足多平切、砂底无釉见窑红。未出现年款,带款的器物也极少。
相关链接:明洪武青花瓷
2、永乐、宣德(1403—1435)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此期所用青料,以苏泥勃青为主,多见“铁锈斑痕”。也有部分国产青料。但即便是国产料,发色也相当好。器型有盘、碗、壶、罐、杯等。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僧帽壶、绶带扁壶、花浇等非汉文化的器型,反映了这一时期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或折枝花果、龙凤、海水、海怪、游鱼等。胎质较以前细腻致密。釉质肥润,多见橘皮纹。两朝的器物相比,永乐的器型较轻薄、秀美,青花发色较浓艳、铁锈斑痕更重,纹饰较疏朗,描绘更细腻,底釉较白,器物多无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宣德器器体较厚重,纹饰较紧密,底釉略泛青,带款器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并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说。总的说来,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影响广,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
相关链接:明永乐青花瓷、明宣德青花瓷
3、正统、景泰、天顺(1436—1464)三朝,由于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因素影响,导致了经济的衰退。而且从正统初即多次下令“禁造官样瓷器”,故这一时期瓷器数量较少,被称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总的说来,此期器型主要还是瓶、罐、碗、杯、盘等几类。所用青料仍有部分是“苏青”。青花发色有的浓艳,与宣德器相近似,有的淡雅,与成化器较接近。釉面多泛灰。胎体较厚重。底足修削不细腻,有敦厚感;多见浅宽平砂底,有的有粘砂现象,有的见火石红。正统时的瓶、罐器口为直颈形,与宣德器一致;天顺时的则是象梯形的上窄下阔形,与成化时相近。瓶、罐的身体均是丰肩、圆腹、下收、足稍外撇;梅瓶的器身较宣德的修长。纹饰以一笔点划为主,有人物、花卉、龙凤、孔雀等。人物的背景多画大片云气纹。瓶、罐边饰喜画海水纹或蕉叶纹,其蕉叶中梗留白,叶面较宽大,像小树一般。款识正统的是福字款;景泰开始款识从器心移到器底,除福字外,还有“太平年造”、“太平”、“大明年造”等;天顺有纪年款、梵文款等。
4、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三朝处于明中期。成化和弘治中期以前使用平等青,发色淡雅。弘治晚期与正德则发色灰蓝。但此期也有个别器物发色浓艳,有铁锈斑。
成化多淡描青花。纹饰布局前期疏朗,后期繁密,多画三果、三友、九秋、高士、婴戏、龙穿花等。花叶似手掌撑开状;叶子多齿边,花叶均无阴阳正反;鱼藻的水草飘似海带;山石似钥匙状无凹凸感;边饰较简单,碗、盘、杯等口沿、圈足仅用弦纹装饰;龙多为夔龙,鼻子长长的像象鼻;十字宝杵、阿拉伯文等伊斯兰教内容的纹饰多见。胎质细腻洁白,釉极细润有玉质感,但稍微发青。器型有罐、梅瓶、洗、盏托、盘、杯、碗等,炉为三乳足筒式或鼓形炉。款识除“天”字罐外,还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单、双行款;图记款主要有方胜、银锭等。
弘治器物早、中期大致与成化同,甚至比成化更纤巧柔和。后期与正德器接近。花叶纹细而密,梵文图案增多,龙纹纤细柔和,人物洒脱。款识为六字、四字楷书款都有。
正德仍用国产料,前期用平等青,发色灰蓝。晚期始用回青。有的晕散。其器物的器型、胎质、釉质与弘治接近,气泡密集。深腹碗、带座器等流行。后期多见大器。纹饰常见的有凤穿花、鱼藻、狮子绣球、庭园婴戏、树石栏杆、莲托八宝等,绘画较弘治的粗。碗盘底心下蹋,碗出现鸡心底。器底多见窑红、粘砂、跳刀痕等现象。年款有四字和六字楷书款,个别用“造”字。
相关链接:明成化青花瓷
5、明晚期的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万历(1573—1620)三朝中,以嘉靖的时间最长,故此朝的器物发色不尽相同,早期的与正德器相近,发色灰蓝。但此期独具特色的是使用回青料。纹饰除传统的仍流行外,道教色彩的纹饰大量增加,如云鹤、八仙、八卦、道家八宝等。花组字为独具特色的纹饰。此外还有婴戏、高士、鱼藻图等。婴戏图的娃娃头前额突出明显。胎、釉均是小器细、大器粗。大器较多。八角形、四方形、六角形、上圆下方式葫芦瓶等异型器多见。朝珠盒为此朝独特器型。款识“制”、“造”均用,以“制”字居多。器底心书“金录大醮坛用”为祭祀用器。还有东书堂、东萝馆等堂名款。
隆庆朝由于时间短,因而器物也少,大器、带年款器则更少。青料用回青,呈色稳定、纯正,蓝中泛紫(不像嘉靖器般紫得厉害)。纹饰与嘉靖朝相近。因以小件器为主,胎、釉较细腻。多六角、八角等造型。官窑器的款识有“大明隆庆年造”和“隆庆年造”两种,不见“制”款;民窑器款有“隆庆年造”或“制”四字款;吉语款有万福攸同、福寿康宁等,颂语款有富贵佳器等。
万历早期用回青,中晚期用石子青及浙料。多淡描青花。纹饰除传统的外,还流行锦地开光纹饰;纹饰布局繁密,主题不清;另外福禄寿字为纹饰的也多见。瓶类较多见镂空、套活环等工艺。器型除传统的外,新出现了壁瓶。胎质较粗,釉白中泛青。款识多见“大明万历年造”,也有“大明万历年制”、“万历年造”;多伪托款,有宣德、成化、嘉靖的。总的来说工艺水平较前退步。
6、明末天启(1620—1672)、崇祯(1628—1644)时由于政治动荡,导致百业凋敝,陶瓷业也萧条冷清。天启十九年以后朝廷即无下令造官窑器,因此天启年款器甚少,以“大明天启年制”为主,也有“天启年制”款。民窑器中各种图记款、堂名款、吉语款、颂语款增多,如玉堂佳器、万福攸同等;多伪托款,有永乐、宣德、成化、天顺、正德、嘉靖等朝的,其中伪托天顺款的惟有天启。纹饰仍以传统纹饰为主,但道教内容的纹饰较万历时少,画意粗率。此期的纹饰较疏朗,生活气息较重。胎体厚重、胎质粗松、器形不规整、器底粘砂、塌底、跳刀痕等已成时代特征。
崇祯无官款器。器型不多,以钵式炉多见,此外还有碗、杯、瓶、花觚等。青料有石子青、浙料等。发色粗者多晕散、精者稳定。纹饰图案除传统题材外,高士图尤其多见。婴戏图小孩头大脚小比例不谐调。山水人物图(高士图)中秋草、括号云、小太阳等为典型特色。胎质粗疏。釉白中闪青,有的发灰。
7、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体则较轻薄。但也有个别器物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底釉多白中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种并用,致使发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蓝。其中炉的青花发色多显青翠,其它器物的发色多显灰蓝。纹饰多见花鸟、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兽、瑞兽、芭蕉、云气等。大盘喜欢在口沿处画一青花线圈,再在圈内画主体纹饰;小盘多在盘面一侧画一片梧桐叶,另一侧书“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等相近的诗句。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欢用青花线作纹饰的分隔。画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线描相结合。绘画笔调随意,虽然比晚明时工整,但仍未见康熙时的严谨、细致的作风。画面布局较丰满,尤其是大盘、罐、瓶、觚等类器物。开始出现皴法和浓淡色阶的变化,但尚不成熟。瓶、觚等多平砂底。盘、碗、罐等底部多见缩釉点,底足粘砂较常见。碗的底部多跳刀痕。民窑器多、官窑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
相关链接:清顺治青花瓷
8、康熙(1662—1722)朝时间跨度长,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即所谓“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刀马人、双犄牡丹等。图案留白边较其他朝明显。胎致密细白,呈糯米糕状。釉硬,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闪青,中期以后亮白。器型除日用器外,观赏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盖罐、凤尾尊、花觚、象腿瓶、笔筒等。器物的底足也有极强的时代特征:琢器多二层台底;笔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两边斜削的较尖的“鲫鱼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圆润的“泥鳅背”底;大盘类多双圈底,这种底从明末和顺治时出现,流行至康熙中期。款识种类多样,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书,中期以后各种堂名款、图记款、花押款流行,并流行至雍正。仿款、伪托款也较多见,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相关链接:清康熙青花瓷
9、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时期青花器多仿明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但没有进口料,以笔端点染铁锈斑痕。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明器物除了从胎、釉、青料等方面区别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区别点: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
雍正时工艺精细,修胎讲究,民窑器则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时尤其是后期工艺开始走下坡路,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还有创新的品种青花玲珑瓷。纹饰内容也较雍正时多样,但总的来说以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
款识除年款外,雍正时较多见的有杂宝款、四朵花款、动物形款等,堂名款较康熙少。乾隆时堂名款又较雍正的多,年款多篆书,也有四朵花款。
相关链接:清雍正青花瓷、清乾隆青花瓷
10、嘉庆(1796—1820)以后青花瓷逐渐走下坡路。嘉庆前期的器物基本与乾隆相同,但工艺粗糙,造型厚重笨拙,釉稀薄而发灰、泛青。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时期的器物大体相近:青花发色飘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纹饰以吉祥图案为主。
相关链接:清嘉庆青花瓷、清道光青花瓷
11、光绪(1875—1908)时青花瓷一度中兴,仿康熙器水平较高,但胎体较轻,白釉较薄而发涩,修胎也不够精细。其他器物则无论胎釉和造型均与同治相近。青花加料彩器多见。款识除年款外,还有“长春宫制”、“坤宁宫制”、“储秀宫制”等;伪托款多见“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
12、宣统(1909—1911)时开始出现化学青料。
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
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或黄褐色。我国历代被称为缥瓷、千峰翠色、艾青、翠青、粉青等都是指青瓷而言。唐代的越窑、宋代的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都属青瓷窑系。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目前在河南郑州、安阳、洛阳、巩县、偃师,河北藁城、北京,陕西西安,山东益都,安徽屯溪,江苏南京、丹徒等地商周遗址和墓葬中,先后出土了许多原始青瓷及残片,主要器形有尊、碗、盘、瓶、瓮、罐、豆等。经科学测定,它们已基本上具备了瓷器的特征,但与后来成熟阶段的青瓷比较,还带有原始性,如气孔较大,胎料中杂质较多,釉色还不够稳定,故称为原始青瓷。青瓷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东汉有了重大突破。在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河南、甘肃等地东汉墓葬和遗址中,都出土了东汉的青瓷器。仅在浙江上虞县就发现了四处东汉瓷窑窑址,对其中小仙坛窑址做了发掘,并对其典型瓷片做了科学测定,结果表明,含铁量比原始青瓷少,胎体呈灰白色,胎质烧结,吸水最低的一片仅有 0.16%,烧成温度为 1310℃,采用龙窑焙烧,显微镜结构与近代瓷器基本相同,透明度也达到较高水平。说明东汉时期青瓷烧造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因浙江上虞县一带曾是古越人的故乡,战国时属越国管辖,唐朝时称越州,所以这一带的瓷窑统称越窑。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各地烧制青瓷更为普遍,瓷窑增加,种类繁多,质量进一步提高,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各具特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河北景县北齐封氏墓出土的青瓷莲花尊,造型非常漂亮,堪称北方青瓷的代表作。
图书<青瓷>
作 者: 浮石 著
出 版 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字 数: 395000
版 次: 1
页 数: 343
印刷时间: 2006/01/0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40435950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小说 >> 财经
编辑推荐
福布斯财定排行榜中文版主编周鹏强力推荐长篇财经小说《青瓷》!
《青瓷》对社会生活多层面的描写,有王跃文式的冷峻和严厉,作家对复杂人际关系和世俗情态的描写不动声色而效果全出。读这样的小说会时常听到碎裂声——人生有价值内容的毁灭……
《中华文学选刊》主编 著名文学评论家 王干
这是一部难得的都市小说,作者有着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文化想像,他通过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故事、幽默的语言为我们精心绘制了一幅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商场、官场、情场的欲望和情感被书写得淋漓尽致,这是一本雅俗共赏,让你痛快地读完,却又不断激发思考的作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材 著名文学评论家 张颐武
你想发财吗?那就去拍卖行吧。一槌子下去,保证给你来个钵满盆盈;你想破产吗?那就去拍卖行吧。一槌子下去,肯定让你随时倾家荡产。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哪个能激流勇退,谁人不因循苟且。你推他下水,我拉他上岸,细思量,是非成败,却原来并不在板起提落之间……
著名拍卖法专家 中拍协法律咨询委员会主任 田涛
内容简介
商业和关系的问题在中国可以说是经典话题,甚至引起西方商界的关注;而且商业和关系之间的那种微妙很容易让人剑走偏锋。
《青瓷》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当代中国商人对关系的顶礼膜拜和娴熟利用,让我感触颇深。或许,中国商人应该从书中得到警示并反思其中利弊,而西方商人则值得去理解其中的联系。
作者简介
白手起家,经商十年,曾经在极短的时间内积累近千万财富,现为某公司总经理。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序
1 邢窑白釉碗
2 白釉高足碗
3 磁州窑白釉黑彩婴戏图枕
4 定窑白釉瓜棱壶
5 磁州窑绿釉刻花如意头形枕
6 定窑白釉瓜棱执壶
7 定窑白釉刻莲纹洗
8 定窑鸳鸯荷莲纹菊办盘
9 黑釉盏、托
10 钧窑月白釉洗
11 钧窑胆式瓶
12 青白釉梅瓶
13 青花携琴访友图罐
14 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15 青花岁寒三友图罐
16 甜白釉罐
17 青花百鸟朝凤图大罐
18 青花麒麟芭蕉图罐
19 青花四美十六子图大罐
20 五彩开光鱼藻纹将军罐
21 五彩花卉人物小将军罐
22 青花太平有象尊
23 青花淡描牡丹纹大盘
24 青花釉里红百鹿图鼻烟壶
25 青花勾莲八宝纹竹节耳盖碗尊
26 玉持莲童子
27 雕“福寿”纹茶晶坠
28 镂雕龙纹玉带板
29 玉雕万年大吉福禄纹带板
30 白玉雕龙纹带扣
31 白玉雕人物故事纹鼻烟壶
32 翠鼻烟壶
33 翠朝珠
34 翠雕“福寿”饰件
35 二龙戏珠翠镯
36 翠扳指
37 乾隆御制诗扳指
38 黄玉雕“进贤司”佩
39 玉雕龙纹佩
40 玉雕双喜人物佩
41 玉雕荷莲坠
42 玉雕葫芦坠
43 青玉雕“事事如意”摆件
44 蜜蜡雕刘海戏金蟾件
45 雕水晶葫芦坠
46 银镀金灵芝双耳杯
47 錾花鸟人物盏托
48 银壶
49 银套筷
50 “万历年造”铜挂牌
51 “天启通宝”金币
52 御马监太监腰牌
53 雕松竹梅纹金手镯
54 雕二龙戏珠花卉纹金项圈
55 沉香木镶金寿字扳指
56 玳瑁花卉包金镯
57 雕莲办纹金帽顶
58 雕钱纹金锁
59 银元宝
60 花卉金簪
61 雕松竹梅金头钗
62 金凤簪
63 梅花金簪
64 嵌宝石“和谐”金头钗
65 嵌宝石花卉头簪
66 嵌红宝石金凤簪
67 嵌红宝石金凤簪
68 嵌红宝石花卉金簪
69 嵌珍珠龙金簪
70 云头九连环金簪
71 嵌宝石金扁簪
72 钱纹金扁簪
73 镂空蝙蝠纹金扁簪
74 竹节金扁簪
75 嵌宝石金凤饰
76 嵌宝石金龙饰
77 蝴蝶金头饰
78 盘长纹金指套
79 镂空花卉纹金纽扣
80 金镶玉带扣
81 铜弩机
82 花鸟纹菱花形镜
83 “大晟”编钟
84 蟠龙纹双环耳铜钫
85 铜布袋和尚
86 铜布袋和尚
87 铜鎏金祖师像
88 铜鎏金无量寿佛坐像
89 铜烧蓝云龙纹鼻烟壶
90 牡丹芦雁图壁画
关于海淀博物馆设计
后记
中国陶器
陶器的出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加强了早期人类定居的稳定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制陶是一种专门技术,一般选用黏土,经过成型、入窑火烧而成。有资料考证中国最早的陶器资料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1962年发现于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的圆底罐,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6875±240年(此符号为“±”即6875年加240年或减240年,断代测立所用的有机材质不一,可能有500年左右的宽容度。),系夹砂红陶,质地较粗糙,外表饰绳纹。公元前5500年~公元前4900年的裴李岗文化的陶器多为泥质或夹砂红陶,亦有少量灰陶,多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器形有杯、碗、盘、钵、壶、罐等,其中以三足钵、双耳壶最有代表性;其纹饰有篦点纹、弧线纹、划纹、指甲纹、乳钉纹、绳纹等。磁山文化(公元前5400年~公元前5100年)的陶器除仍用泥条盘筑法外,还出现了捏塑法,陶质以夹砂为主,有红、灰、褐、灰褐等色陶器,同时出现了豆、盂、支架等新器形,部分器物表面饰有绳纹、篦纹、剔剌纹、划纹、乳丁纹等。发现于甘肃秦安县大地湾的大地湾文化(公元前5200年~公元前4800年)的陶器,以夹细砂红陶为主,器形有圈足碗、三足钵、三足罐等;较之上述陶器不同的是大地湾文化陶器中,部分器物有外红里黑,或两面红中间黑的现象,较为别致;其纹饰有网状交叉绳纹、锯齿纹等。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文化遗址,以及商、西周至秦汉的遗址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依其种类可分为彩陶、黑陶、白陶、印纹陶、彩绘陶器等。
彩陶 即彩色陶器,系利用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作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彩绘各种图案,入窑经900 ℃~1050 ℃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图案。自1912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后,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省区均陆续出土,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早期彩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
1953年首次发现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因而得名。主要分布于甘肃东部和陕西关中地区。陶器以卷唇盆和圆底的盆、钵及小口细颈大腹壶、直口鼓腹尖底瓶为典型器物,造型比较单纯。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公元前4800年~公元前4300年。其纹饰主要有:① 动物纹,以鱼、蛙、鹿及鸟为装饰对象,尤以人面鱼纹、鱼纹、鱼鸟结合纹,生动精彩,变化多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② 几何纹,多从抽象化的动物纹、植物纹、编织纹演变而来,有宽带纹、三角纹、曲折纹、斜线纹等。③ 编织纹,有线纹、篮纹、绳纹等。另外,在彩陶钵口沿的黑色宽带纹上,饰有各种符号,可能代表着各种特殊的意义或某种特定的记号。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
1953年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其分布区域为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器形仍以盆、钵、瓶为主,另外还出现了瓮、罐等,造型多平底,大口、曲壁、小底,形体多呈倒三角形,给人以挺秀、饱满、轻盈而又稳定的感觉。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公元前3900年前后。其纹饰有:① 植物纹,多呈旋花纹、叶状纹;② 动物纹,较少见,有蛙、鸟等形象;③ 编织纹,有线纹、篮纹、绳纹;④ 几何纹,主要由圆点、钩叶、弧线三角和曲线等组成的带状花纹。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
1924年发现于甘肃临洮县马家窑村,其范围可达青海、宁夏、四川等省区。器形仍以盆、钵、罐、壶为主,尖底器已基本消失。其年代,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900年。其纹饰有:①人物纹,如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绘有15人分3组手拉手跳舞的形象;② 动物纹,有蝌蚪纹、蛙形纹;最具有时代特征的为漩涡纹和波浪纹,纹饰旋转、起伏,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
1924年发现于甘肃和政县(今临夏回族自治州)半山地区,分布于甘肃及青海东北部。器形有短颈广肩鼓腹罐、单把壶、敛口钵、敞口平底小碗等,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公元前2650年~公元前2350年。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
1924年秋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等省。器形基本沿袭半山类型的造型,较之半山显得高耸、秀美。出现了单耳筒形杯,耳、纽的造型富有变化。其年代,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2350年~公元前2050年。纹饰有同心圆纹、菱形纹、人形蛙纹、平行线纹、回纹、钩连纹等。
另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址中也出土有彩陶。但其数量、规模和艺术水平已与上述文化类型有一定的差距。
黑陶
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炤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它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1928年,黑陶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县(原属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其文化遗存,考古学界称为“龙山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其年代为公元前2500~前2000年。这种典型的龙山文化,又称为山东龙山文化,是继大汶口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其分布区域以山东和苏北地区为主。黑陶作为山东龙山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在制陶工艺中可以与彩陶相媲美的又一光辉创造。
山东龙山文化黑陶
器形品种较之彩陶更加丰富,亦渐规整。主要有罐、盆、盉、鬲、甗、豆、、杯、鼎等。其造型较彩陶亦有所不同,更多从生活实用出发,设计新颖巧妙,讲求实效,且更具美感。如鬲是在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变鼎实心三足为空心三足,足底中空,在煮水和食物时扩大了与火的接触面积,缩短了炊煮时间;而鬲的造型也因3只丰满的袋足显得尤为稳定和匀称,并在稳定中透露出灵活的韵味。而由鬲演变来的不仅形体奇特,且更能给人以美的意趣。造型上它可能受鸟类的启示,很像一只伸着长喙的鸟,亦有3只丰满的袋足稳定而立,然在形体结构上与鬲有所不同,它一侧鸟喙式长流向上、向外伸展,显得非常活泼、灵巧,与曲线的鋬相呼应,形成新的平衡,使它既便于握持和提取,又便于倾倒器中之物,并富于形式美,成为黑陶工艺的杰出代表,体现了山东龙山文化的发达水平和制陶匠师高超的设计能力。其他像杯、豆、甗、簋等器物的设计制作亦颇具匠心。器物各部附件较之彩陶亦丰富多样,如器盖的增加,一盖两用,以动物作盖等。
黑陶的制作,早期以手工制作,用泥条盘筑法,其器胎较厚重,表面亦少光亮。至山东龙山文化时期,已普遍采用轮制,加之陶窑的改进和封窑技术的掌握,使工艺有了极大的提高。因而使所制黑陶,器形多呈正圆形,胎体极薄且匀,具有黑、薄、光等特点,故有“蛋壳陶”之誉。黑陶的装饰极简朴,除早期采用泥条盘筑法而留有编织纹、篮纹、绳纹及某些以镂空的手法雕镂出的花纹外,一般不重装饰,而是以器体造型的丰富多变和设计新颖巧妙取胜。山东龙山文化黑陶在轮制过程中,在器体上留下了许多意外的凹凸线条(亦有人称为轮纹或弦线),也具有一种韵律美。
其他文化类型黑陶 ① 早期龙山文化黑陶,器形有鼎、斝等,制作方法多取泥条盘筑法。器体色灰质粗,纹饰有篮纹、绳纹、划纹及堆贴装饰。主要分布于山西南部、河南西部、陕西关中等地。② 晚期龙山文化黑陶,以河南后岗二期文化和陕西客省庄二期文化为代表。这时器形增多,有甑、甗、、鬲、盉、罐、杯等,鼎、斝减少。典型蛋壳陶出现,纹饰以篮纹、绳纹为主,制作方法除泥条盘筑法外,亦有模制和轮制。③ 良渚文化黑陶,分布于浙江北部、江苏南部,良渚文化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特征与龙山文化有相同之处,其黑陶亦较发达,器形有豆、盘、盉、尊、鼎、簋、壶等,多以轮制,表面打磨,黑而有
白陶
用高岭土烧制,质地洁白细腻。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因制作技术的提高,使原料的淘洗更加精细,烧制火候的掌握也恰到好处,因而使所烧器物愈加素净可爱。白陶的器形多为生活用品,有壶、罍、觯、卣、簋等。其纹饰主要吸取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如兽面纹、饕餮纹、夔纹、云雷纹、曲折纹等。其装饰方法有刻纹和浅浮雕两种。白陶的装饰往往遍布器物全身,构图严谨而富于变化。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据残片复原的商代《白陶壶》,其主体以浅浮雕雕出相对的双夔,底层按空白地位的大小施以云雷纹,底纹与浅浮雕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而又彼此和谐,使器物显得庄重华贵。
白陶是当时奴隶主贵族使用的一种生活器皿,至西周已渐消失。
印纹陶
在做好的陶坯上,趁未干前用印模将所需花纹在所定部位捺印上去后进行烧制。依其烧制温度的低高,又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前者又有泥质与细砂质之分,多呈红褐、灰白、灰等色,多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以前;后者因烧制时温度较高,故胎质坚硬,呈灰色,系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起来,其出现年代约在商代以后。印纹陶的器形大多为日常生活用具,主要有瓮、坛、罐、盂、钵、杯、盘、豆、簋、尊、罍等器皿。制作方式为手制、模制和轮制。其纹饰是用印模在作好的坯胎上捺印出来,最初只是出于防止器物变形,有加固陶坯的目的,故早期的印纹陶上多留有布纹、席纹和绳纹的痕迹,后随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审美能力的发展,逐渐使纹样趋于丰富、精美。印纹陶的纹样均为几何形,主要有水波纹、米字纹、回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其纹饰多与器形相协调,如曲折纹、云雷纹、回纹等较粗犷的纹样,多用于瓮、坛及较大的罐等。而小件的盂、钵等多饰以米字纹、方格纹等细密、秀美的纹样,其中尤以商、西周、春秋时期的纹饰线划均匀,结构严谨,且富有韵律感。
印纹陶的装饰工序,寄寓于器物脱坯后的压印过程中,制作较为简单,且一旦制成模具,即使不会刻画的人,也能从事捺印。因此,简单易行,适合大量生产,故它在一定区域内获得极大发展,成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一种制陶工艺。它主要流行于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江西、安徽等省区,盛行于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暗纹陶器、彩绘陶器等的兴起和迅速发展而走向衰落,至汉代以后逐渐消失。
彩绘陶器
即陶器烧好后再描绘朱、黄、白、黑等彩色纹饰,色彩易脱落,兴于战国、盛于汉代。器形多为仿青铜器及陶瓷器皿,主要有杯、盘、碗、壶、盒、鼎、匜、炉、豆、敦、罐等。制作方法分轮制和模制两种,以轮制居多。胎色有灰、褐两色。灰胎多敷黑色陶衣,后再敷白粉一层,然后用黑线、红色及其他色彩彩绘。褐胎多敷白粉或黄粉,后多用红色彩绘,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另外还有用金银绘线的。到了汉代,其色彩又有所增加,使用红、灰、褐、绿、蓝、黄、橙等色彩彩绘。纹饰有:① 几何纹,占比重最大,包括弦纹、菱形纹、锯齿纹、三角纹、方格纹、圆圈纹等;② 云纹;③ 花瓣纹,有梅花、柿蒂、卷草等纹样;④ 鸟兽纹,有龙、凤、铺首等纹样。其纹样组织多为二方连续,加之鲜明醒目、对比强烈的色彩,使彩绘陶器更为灿烂丰富。
彩绘陶器主要作为明器,用于陪葬。故在盛行厚葬之风的汉代尤为流行。它产生于中原,后扩展至全国大部分地区,以河南洛阳、辉县、陕县,湖南长沙、常德等地出土较多。
(节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
瓷器
以瓷土为原料,经配料、成型、施釉后,在1 200 ℃以上高温焙烧制成的器物,瓷胎烧结后,质地致密,不吸水,叩之发音清脆。
中国原始瓷器最初出现于商代中期,在郑州、湖北黄陂盘龙城等地都有出土,但选料、制作不精,釉层易于脱落。东汉时期,烧成标准的青釉瓷器,并能烧造出黑釉瓷。
魏晋南北朝时,制瓷工艺有很大进步,以浙江越窑青瓷质量最高。唐代瓷器生产的特点是“南青北白”,烧造青瓷器的中心是南方的越窑,烧造白瓷器的中心是北方的邢窑。
宋元时期是中国瓷器的繁盛时期,著名的瓷窑在北方地区有代邢窑兴起的定窑、陕西的耀州窑、河南的钧窑、河北的磁州窑。磁州窑为民窑的代表,以烧造白釉黑(褐)花瓷器为主。
南方地区有江西的景德镇窑、浙江的龙泉窑、福建的建窑、江西的吉州窑、福建的德化窑等。青瓷的生产主要是龙泉窑,景德镇窑为元、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生产的中心。
青花瓷器为明清时期瓷器生产的主流。彩绘瓷及多种色釉瓷器也达到很高成就。
青瓷
青瓷为中国传统颜色釉瓷器品种之一。因釉呈青色而得名。陶瓷釉的呈色除烧成温度外,还取决于釉中含有的金属成分和窑内的火焰性质。若釉中氧化铁的含量在3%左右,并以适当的还原焰烧成,就可得到青瓷。因釉中含铁的多寡、烧成温度的差异、对还原焰的不同把握,故青釉虽以绿色居多,但也有大批呈色偏黄、偏灰。
商周原始瓷器所施便为青釉。从瓷器出现东汉至唐,中国瓷器均以青釉为主。入宋,随着白釉、青白釉、黑釉的发展,青釉虽逐渐失去领袖地位,但到明前期,仍占很大比重。
五代以来的北方也有重要的青瓷窑场,如五代北宋的耀州窑、北宋的汝窑和官窑。但以浙江为代表的南方长期是青瓷的主要产地,浙江的重要窑场有汉唐时代的越窑、瓯窑、南宋官窑、宋元龙泉窑等,特别是宋代龙泉窑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将青瓷的幽雅之美发挥到极致。
汝窑
中国宋代瓷窑。窑址在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因宝丰在宋代属于汝州而名。临汝、宝丰一带本烧耀州窑系的刻花、印花青瓷,现在一般称为临汝窑。北宋晚期,宫廷以定窑器口部无釉,不便使用,而在宝丰烧制供御青瓷,此即古今所谓汝窑。
入贡的汝瓷以盘、碟、洗、奁、尊、瓶等小型器物居多,极少装饰,有些造型仿自古代青铜器,颇为典雅。装烧则常采用支烧法,以使釉尽可能地遮盖胎体。胎呈香灰色,颇细腻。釉色以天青为主,极匀净,显微镜下,可见釉层中有稀疏的气孔,故呈色柔和,而釉中的玛瑙结晶体则同宋人记述中的汝窑以玛瑙末为釉符合,釉面带有细碎的开片。
在陶瓷史上,汝窑地位突出,它将陶瓷之美荟萃于优雅的造型和如玉的釉质,对后世影响极大。
耀州窑
中国古代瓷窑。窑址在陕西省铜川市。因铜川在宋代属于耀州,故名耀州窑。
创烧于唐,唐代时期的产品以黑釉和白釉为主,也烧青釉、花釉和三彩等。晚唐之前,器物尚较粗陋。晚唐始,青瓷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到五代,青瓷已经占主导地位,器物质地细密,五代晚期,出现了淡青、粉青等釉色,还烧造裹足支烧的“官”款青瓷。北宋早期,装饰流行简率的刻花,大约同越窑相似,而被称为越器,但制作较粗,北宋中期,进入鼎盛,又增添了印花、镂空等装饰,刻画劲健洒脱,印花则繁满严谨,釉色青翠,造型极规整,产品入贡宫廷。入金,渐趋衰落,釉色姜黄,装饰多转为简陋。
耀州窑的影响十分广泛,同系的窑场多分布在河南,而远在广东、广西,也有瓷窑烧造与之面貌接近的青瓷。
宋官窑
中国宋代瓷窑。南宋顾文荐《负喧杂录》说,官窑有三处:即徽宗后期的汴京(今河南开封)官窑和南渡后临安(今浙江杭州)的修内司官窑与郊坛官窑,修内司窑“袭故京遗制”,“釉色莹彻”,“极其精致”,而稍后的郊坛窑则水平大为逊色。如今,在杭州的窑址已被发现。
同汝窑产品相近,产品通常无装饰,而以粹美的瓷釉和古雅的造型取胜。胎色多较深,常为黑色或黑灰色,釉较厚,其色多为粉青,也有青灰、青**,极润泽,有如玉的质感,釉面普遍带有疏密不一的开片。较小的器物采用支烧,更多的器物采用垫烧。因胎色较深、施釉较厚,烧制中,器口釉垂流,隐现胎骨,为避免与垫饼粘连,底足则刮釉露胎,形成了紫口铁足的特色。有大量造型往往仿古的陈设器和祭器,所仿为上古青铜器及玉器,这既有宋人好古的原因,又有南宋祭器往往以瓷为之的背景。
钧窑
中国古代瓷窑。窑址在河南禹县,禹县金元时期属钧州,故名。创烧于北宋初,金代,烧造更盛,元代,在中原形成窑系,而后,渐趋衰落。
产品有印花青瓷、白地黑花瓷、黑瓷等,产量更高、更有特色的是蓝色的乳浊釉瓷,而最华贵的是蓝釉与紫红色错综掩映的窑变器物。蓝釉呈色或浓或淡,浓者为天青,淡者为月白。紫红色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也因色彩的差异而有玫瑰紫、海棠红等称谓。钧瓷的精品胎质细腻,器体厚重,造型规整古雅,常见考究的尊、洗、花盆等陈设瓷,器物不重装饰,而以窑变的美妙取胜,釉中则有在烧制中自然形成、形态变幻莫测的“蚯蚓走泥纹”。
定窑
中国古代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因曲阳古代属定州,故名。其瓷史可以上溯到晚唐,北宋极盛,入元,渐趋衰落。
晚唐五代时期白釉器受邢窑影响,多素面。宋代定窑以乳白釉著称,也兼烧黑釉、绿釉等,绛色釉数量虽少,但久负盛名。白瓷胎质细腻,釉色润泽,造型规整,常带装饰,早期多用刻划花,图案简洁,形象秀雅,北宋中期始,流行满密而清晰的印花,描金银则是高贵而少见的装饰。覆烧是定窑在北宋中期的发明,因它能节省窑炉空间,降低烧造成本,故为许多窑场仿效。覆烧引出的缺欠是口沿因无釉而毛涩,于是,又用金属片包镶口沿。
定窑影响很大,当时,在河北、山西已经形成了窑系,后世的景德镇窑等也常以它为楷模,高丽青瓷也往往“窃仿定器制度”。
景德镇窑
中国古代瓷窑。窑址在江西景德镇,因其地古代属饶州,故明以前,多称景德镇窑为饶州窑。为元、明、清以来的中国瓷器生产中心。
景德镇制瓷不早过中唐,唐五代主要烧青瓷。入宋,陶瓷业蓬勃发展,已有窑三百余座,政府设官监管生产和销售,产品则以青白瓷著称。元代,政府在当地设立了唯一的官府瓷器作坊,产品有卵白釉、青白釉、蓝釉、红釉、釉里红等,而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青花瓷的创造。明清的景德镇仍为御器厂所在地,产品以青花为主,同时也有斗彩、五彩、粉彩等彩绘瓷和各种颜色釉器物。不仅官窑昌盛,民间瓷窑也蓬勃发展,乾隆初期,当地有“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数十万”。
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原料和精湛高超的技术,元明清的景德镇陶瓷不仅在国内声誉最高,并且畅销海外,对世界陶瓷的发展影响极大。
青花
中国传统彩绘瓷器品种。做法是,以氧化钴在坯胎上绘画图案,施透明釉后,在约1300℃的温度中以还原焰烧成。效果多为白地蓝花,偶见蓝地白花。
青花瓷出现于唐代,产品受西亚白地蓝花陶器的启发,烧造在河南巩县。到宋,依然作品粗朴,数量稀少。元中后期,由于蒙古族色尚青、白,青花瓷迅速发展,成就辉煌,并从此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其产地虽不断增加,但元以来,景德镇始终以量大质优,作为生产的中心。入明清,青花不仅是御器厂烧造的主流,也是民窑生产的重要品种,前者制作考究,后者通常较粗放。元明青花的图案呈色往往受钴料产地的影响,通常,含铁较高的西域料发色浓艳,含锰较高的国产料发色灰暗。
中国青花不仅畅销国内,且大批销行海外,并对异域陶瓷影响深远,14世纪以后,在世界陶瓷生产中,白地蓝花的器物历来是产量最高的一种。
釉里红
中国传统彩绘瓷品种。做法为,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坯上绘以纹饰,再罩以透明釉,以高温烧成,图案呈白地红花或红地白花效果。
元明清烧造于景德镇窑,已知最早的作品为一件带至元四年(1338年)铭文的谷仓。元末明初,釉里红瓷器数量较多,其器形、纹饰与同期青花大体相同,以后,很少烧制,这当与铜红难以烧成有关。明清时代,多为御器厂产品。至康熙(1622年~1722年),烧成青花釉里红。雍正(1723年~1735年)釉里红呈色纯正而鲜艳,水平很高。
郎窑红
中国清代景德镇窑红釉瓷。即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监造瓷器时(1705年~1712年),创烧的一种红釉瓷器。
当时,景德镇御窑厂模仿明宣德、成化时期瓷器,能够乱真。郎窑红模仿明宣德宝石红釉特征。釉凝厚,玻璃感强,佳品呈鲜红色。传世品以瓶为多,常见的有观音瓶、棒棰瓶、直颈扁腹瓶;盘碗也为数不少,有通体呈菊瓣形的。器物口部多为白色,与宣德红釉器的灯草口相似,底部有白色、米**、浅绿色。器底书写年款的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两种,但数量不多。
粉彩
中国清以来的彩绘瓷品种。创始于康熙朝,雍正乾隆时极盛,精美的清代作品多出自景德镇御器厂,属釉上彩。图案绘制采用渲染法,注重表现题材的阴阳向背,绘制前,在装饰部位以“玻璃白”(即在含铅的玻璃质中加入砷)打底,以使彩色图案呈色柔和。
康熙时,粉彩数量极少,色料较厚,花纹微微突起。到雍正,粉彩大得帝王及社会上层人士青睐,成为烧造数量最多的釉上彩品种,特别是官窑作品,图案题材丰富,绘制精细考究,最受推崇的是花卉和花鸟题材,柔婉多姿,清绮优雅,显示出很高的艺术造诣,而胎体的洁白细腻更烘托了器物的柔秀。乾隆粉彩虽仍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但装饰逐渐表现出繁缛琐细的趋向,造型也会妄求奇异。乾隆以后,产量虽然很高,但艺术逐渐衰落。
凤首壶
中国唐代瓷器造型。其釉色或青或白,为一种口盖闭合后形若凤首的执壶,造型奇崛挺拔,同西方执壶相似,唐人所谓胡瓶当指此类器物。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瓷螭柄凤首壶》为此类器物的代表。它高41.2厘米,口径9.3厘米,底径10.2厘米,传河南省汲县出土。胎色灰白,胎体厚重,釉色青绿,釉内开片。装饰主要靠堆贴方法完成,辅以刻画,用联珠、莲瓣、卷叶、力士、宝相花等多种花纹组成装饰带,层层环绕器身。不仅造型类似西方执壶,繁多的装饰带也明显受西方影响。是初唐北方青瓷中的杰作,类似作品在河北沧州也曾出土。
(以上署名者均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