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主义花卉作品赏析(关于玫瑰的著名诗句)

访客 经验 2023-12-28 315 0 [db:tag]

1. 描述玫瑰的诗句

唐 - 徐夤 - 司直巡官无诸移到玫瑰花 年代:唐 作者:徐夤 题目:司直巡官无诸移到玫瑰花 内容: 芳菲移自越王台,最似蔷薇好并栽。

秾艳尽怜胜彩绘,嘉名谁赠作玫瑰。 春藏锦绣风吹拆,天染琼瑶日照开。

为报朱衣早邀客,莫教零落委苍苔。 唐 - 唐彦谦 - 玫瑰 年代:唐 作者:唐彦谦 题目:玫瑰 内容: 麝炷腾清燎,鲛纱覆绿蒙。

宫妆临晓日,锦段落东风。 无力春烟里,多愁暮雨中。

不知何事意,深浅两般红。 唐 - 司空曙 - 和李员外与舍人咏玫瑰花寄徐侍郎 年代:唐 作者:司空曙 题目:和李员外与舍人咏玫瑰花寄徐侍郎 内容: 仙吏紫薇郎,奇花共玩芳。

攒星排绿蒂,照眼发红光。 暗妒翻阶药,遥连直署香。

游枝蜂绕易,碍刺鸟衔妨。 露湿凝衣粉,风吹散蕊黄。

蒙茏珠树合,焕烂锦屏张。 留客胜看竹,思人比爱棠。

如传采苹咏,远思满潇湘。 唐 - 卢纶 - 奉和李舍人昆季咏玫瑰花寄赠徐侍郎 年代:唐 作者:卢纶 题目:奉和李舍人昆季咏玫瑰花寄赠徐侍郎 内容: 独鹤寄烟霜,双鸾思晚芳。

旧阴依谢宅,新艳出萧墙。 蝶散摇轻露,莺衔入夕阳。

雨朝胜濯锦,风夜剧焚香。 断日千层艳,孤霞一片光。

密来惊叶少,动处觉枝长。 布影期高赏,留春为远方。

尝闻赠琼玖,叨和愧升堂。 唐 - 李叔卿 - 芳树 年代:唐 作者:李叔卿 题目:芳树 内容: 春看玫瑰树,西邻即宋家。

门深重暗叶,墙近度飞花。 影拂桃阴浅,香传李径斜。

靓妆愁日暮,流涕向窗纱。 唐 - 长孙佐辅 - 相和歌辞·宫怨 年代:唐 作者:长孙佐辅 题目:相和歌辞·宫怨 内容: 窗前好树名玫瑰,去年花落今年开。

无情春色尚识返,君心忽断何时来。 忆昔妆成候仙仗,宫琐玲珑日新上。

拊心却笑西子颦,掩鼻谁忧郑姬谤。 草染文章衣下履,花粘甲乙床前帐。

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钗独相向。 盛衰倾夺欲何如,娇爱翻悲逐佞谀。

重远岂能惭沼鹄,弃前方见泣船鱼。 看笼不记熏龙脑,咏扇空曾秃鼠须。

始意类萝新托柏,终伤如荠却甘荼。 深院独开还独闭,鹦鹉惊飞苔覆地。

满箱旧赐前日衣,渍枕新垂夜来泪。 痕多开镜照还悲,绿髻青蛾尚未衰。

莫道新缣长绝比,犹逢故剑会相追。 唐 - 李建勋 - 春词 年代:唐 作者:李建勋 题目:春词 内容: 日高闲步下堂阶,细草春莎没绣鞋。

折得玫瑰花一朵,凭君簪向凤凰钗 唐 - 唐彦谦 - 玫瑰 年代:唐 作者:唐彦谦 题目:玫瑰 内容: 麝炷腾清燎,鲛纱覆绿蒙。 宫妆临晓日,锦段落东风。

无力春烟里,多愁暮雨中。 不知何事意,深浅两般红。

2. 描述玫瑰的诗句

唐 - 徐夤 - 司直巡官无诸移到玫瑰花

年代:唐

作者:徐夤

题目:司直巡官无诸移到玫瑰花

内容:

芳菲移自越王台,最似蔷薇好并栽。

秾艳尽怜胜彩绘,嘉名谁赠作玫瑰。

春藏锦绣风吹拆,天染琼瑶日照开。

为报朱衣早邀客,莫教零落委苍苔。

唐 - 唐彦谦 - 玫瑰

年代:唐

作者:唐彦谦

题目:玫瑰

内容:

麝炷腾清燎,鲛纱覆绿蒙。

宫妆临晓日,锦段落东风。

无力春烟里,多愁暮雨中。

不知何事意,深浅两般红。

唐 - 司空曙 - 和李员外与舍人咏玫瑰花寄徐侍郎

年代:唐

作者:司空曙

题目:和李员外与舍人咏玫瑰花寄徐侍郎

内容:

仙吏紫薇郎,奇花共玩芳。

攒星排绿蒂,照眼发红光。

暗妒翻阶药,遥连直署香。

游枝蜂绕易,碍刺鸟衔妨。

露湿凝衣粉,风吹散蕊黄。

蒙茏珠树合,焕烂锦屏张。

留客胜看竹,思人比爱棠。

如传采苹咏,远思满潇湘。

唐 - 卢纶 - 奉和李舍人昆季咏玫瑰花寄赠徐侍郎

年代:唐

作者:卢纶

题目:奉和李舍人昆季咏玫瑰花寄赠徐侍郎

内容:

独鹤寄烟霜,双鸾思晚芳。

旧阴依谢宅,新艳出萧墙。

蝶散摇轻露,莺衔入夕阳。

雨朝胜濯锦,风夜剧焚香。

断日千层艳,孤霞一片光。

密来惊叶少,动处觉枝长。

布影期高赏,留春为远方。

尝闻赠琼玖,叨和愧升堂。

唐 - 李叔卿 - 芳树

年代:唐

作者:李叔卿

题目:芳树

内容:

春看玫瑰树,西邻即宋家。

门深重暗叶,墙近度飞花。

影拂桃阴浅,香传李径斜。

靓妆愁日暮,流涕向窗纱。

唐 - 长孙佐辅 - 相和歌辞·宫怨

年代:唐

作者:长孙佐辅

题目:相和歌辞·宫怨

内容:

窗前好树名玫瑰,去年花落今年开。

无情春色尚识返,君心忽断何时来。

忆昔妆成候仙仗,宫琐玲珑日新上。

拊心却笑西子颦,掩鼻谁忧郑姬谤。

草染文章衣下履,花粘甲乙床前帐。

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钗独相向。

盛衰倾夺欲何如,娇爱翻悲逐佞谀。

重远岂能惭沼鹄,弃前方见泣船鱼。

看笼不记熏龙脑,咏扇空曾秃鼠须。

始意类萝新托柏,终伤如荠却甘荼。

深院独开还独闭,鹦鹉惊飞苔覆地。

满箱旧赐前日衣,渍枕新垂夜来泪。

痕多开镜照还悲,绿髻青蛾尚未衰。

莫道新缣长绝比,犹逢故剑会相追。

唐 - 李建勋 - 春词

年代:唐

作者:李建勋

题目:春词

内容:

日高闲步下堂阶,细草春莎没绣鞋。

折得玫瑰花一朵,凭君簪向凤凰钗

唐 - 唐彦谦 - 玫瑰

年代:唐

作者:唐彦谦

题目:玫瑰

内容:

麝炷腾清燎,鲛纱覆绿蒙。

宫妆临晓日,锦段落东风。

无力春烟里,多愁暮雨中。

不知何事意,深浅两般红。

3. 关于"玫瑰"的名言有哪些

1、我宁愿桌子上有玫瑰,不愿颈上缀钻石。 ——戈德曼

2、生活中并非全是玫瑰花,还有刺人的荆棘。 ——冈察洛夫

3、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歌德

4、让睁眼看着玫瑰的人,也看看它的刺。——泰戈尔

5、玫瑰是美的,但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莎士比亚

6、人生并非充满了玫瑰花,倒是有时路上的荆棘刺痛了你。——巴尔扎克

7、虽然人能长得玫瑰一样美丽,但她的美貌终有一天要消失。——史文朋

8、要生活啊,信我的话,别等待明天,就在今天采摘生命的玫瑰吧。 ——龙沙

9、名字本身有什么呢?我们叫做玫瑰的那种花,换个其它名字闻起来也一样芬芳。——雨果

10、人类是一种使思想开花结果的植物,犹如玫瑰树上绽放玫瑰,苹果树上结满苹果。—— 安托法勃尔多里维

11、孩子灵魂的丰富创造,补偿了母亲灵魂的日渐贫乏。青春是玫瑰花坏,老年如荆棘王冠。 ——希伯莱

4. 赞美玫瑰花句子

1 玫瑰花是爱人们的一种美好象征,大家都很喜欢,99朵玫瑰花代表了大家的爱。玫瑰花的枝上有刺,你去摘它的时候,一定得小心,不然会被它给刺伤。玫瑰花有紫红色的。白色的。粉红色的……玫瑰花的香味很浓,还可以做香料。

玫瑰花的生命力很强,不怕风吹雨打,坚强地生长着,为大自然添加光彩,为人们做贡献……

2. 有一天我觉得头很疼,便想出来透透气,走到园子里,突然闻到一股很浓的香味,啊!感觉精神了许多,原来是玫瑰花,好香啊!真没想到,玫瑰花的香气还可以治头疼呢!

3.玫瑰花的姿态各异,成千上万,十分美丽。还没开的的花骨朵儿饱胀得像要破裂似的,呈现出勃勃生机。才开两三片花瓣的玫瑰花有的像女孩子头上的蝴蝶结;有像少女那害羞的脸霞。全开的玫瑰花像青春的少女,那样傲嫩和美丽。一阵微风吹过,玫瑰花就偏偏起舞,像是在炫耀自己的美丽。

4.玫瑰花的色彩繁多而艳丽。有红得似火的红玫瑰,有白得似雪的白玫瑰,有黄得似金的黄玫瑰,有像脸霞的粉红玫瑰。据说还有黑色的黑玫瑰,但极为罕见,称得是花中极品。一场蒙蒙细雨过后,玫瑰花的花瓣上挂满露珠,只见玫瑰花被露珠点缀得亮晶晶的,闪着艳丽而夺目的光彩,美丽极了!

5.说起玫瑰花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啦!玫瑰花是我赞美的对象,我知道玫瑰花象征着久远的爱情。玫瑰花多姿多彩,红的胜火,粉的似霞,白的洁白淡雅……但是她并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富贵;不像桂花那样十里飘香;也不像菊花那样傲然屹立;也不像梅花那样有姿有态,她,是平凡无奇的.

5. 关于玫瑰的名言

1、玫瑰虽然芳菲,但总会枯萎;紫罗兰虽然芳香,但好景不长;白色的百合昂首挺胸,但很快就会凋零;皑皑的雪花即刻会在日光里消融。——〔古希腊〕忒俄克里托斯:《绝望的情人》。

2、玫瑰凋谢了,但硬刺犹在。——〔古罗马〕奥维德:《爱的艺术》。

3、玫瑰具有非凡的美德,大地上的百花谁堪与你媲美:当你枝叶凋零,红颜衰老,依然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菲。——〔英国〕瓦茨:《玫瑰》。

4、含苞待放的玫瑰更香。——〔英国〕黎里:《尤弗伊斯》。

5、广大的世界是空空如也,其中只有你,玫瑰啊!是我的一切。——〔英国〕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永不变心》。

6、玫瑰不会从天而降:要有玫瑰千万朵,就得种树万万棵。——〔英国〕艾略特:《西班牙吉普赛》。

7、再香的玫瑰也有刺。——〔英国〕黎里:《尤菲绮斯》。

8、棘手的坚刺常护着娇媚的玫瑰。——〔古罗马〕奥维德:《黑海书简》。

6. 玫瑰花的古诗

红红的玫瑰 A RED, RED ROSE

罗伯特·彭斯 Robert Burns

我的爱是红红的玫瑰,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于六月初开。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我的爱是动听的乐曲, O, 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甜美如天籁。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你国色天香,姑娘, As fair art thou, my bonnie lass,

我对你情深意长。 So deep in luve am I,

我会永远爱你,亲爱的,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直至海水都已枯干。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直至海水都已枯干,亲爱的,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my dear,

岩石也因日晒焦烂,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我会永远爱你,亲爱的,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只要生命的沙漏尚在运转。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再会了,我此生所爱! And fare thee weel, my only Luve!

片刻的分离将我们阻拦! 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

我会回来的,爱人, And I will come again, my Luve,

纵使横亘着万水千山。 Tho' 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诗的开头用了一个鲜活的比喻——红红的玫瑰.一下子就将恋人的美丽写得活灵活现,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感情。在诗人的心中,恋人不仅有醉人的外表.而且有着柔美灵动的心灵,像一段乐曲,婉转动人地倾诉着美丽的心灵。

诗人对恋人的爱是那样的真切、深情和热烈。那是种怎样的爱呀!——要一直爱到海桔石烂。这样的爱情专注使人想到中国的古老民歌:”上邪l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诗人的哀婉和柔情又可用《诗经》里的一句来说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何等的坚决和悠长!

爱的火焰在诗人的心中强烈地燃烧着,诗人渴望有着美好的结果。但是,此时的诗人已经是囊中羞涩.诗人知道这时的自己并不能给恋人带来幸福,他已经预感到自己要离去。但诗人坚信:这样的离别只是暂别,自己一定会回来的。

这首诗是诗人的代表作.它开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对济慈、拜伦等人有很大的影响。诗人用流畅悦耳的音调、质朴无华的词语和热烈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千百万恋人的心.

也使得这首诗在问世之后成为人们传唱不衰的经典。诗歌吸收了民歌的特点,采用口语使诗歌朗朗上口,极大地显示了民歌的特色和魅力。读来让人感到诗中似乎有一种原始的冲动,一种原始的生命之流在流淌。

另外,诗中使用了重复的句子,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感情力度。在这首仅仅有16句的诗中。涉及“爱”的词语竟有十几处之多,然而并不使人感到重复和累赘。反而更加强化了诗人对恋人爱情的强烈和情感的浓郁程度。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红红的玫瑰

7. 与玫瑰花有关的名言

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cn/u/57f23b40010003wr

有句西方名言:“玫瑰花不会因为它的名字不叫玫瑰,就不芬芳”。

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There is no rose without a thorn. 没有玫瑰花是不长刺的

8. 描写月季最经典的诗句

1.宋代大诗人苏辙在《所寓堂后月季再生》的诗如下:

何人纵千斧,害意肯留木卉,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苗。

猗猗抽条颖,颇欲傲寒冽。

这首诗表现出月季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和敢于与恶劣环境搏斗的精神。

2.宋代大诗人徐积的《长春花》诗如下:

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春光住此中。

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长借日边红。

曾陪桃李开时雨,仍伴梧桐落后风。

费尽主人歌与酒,不教闲却买花翁。

这首咏月季,赞美月季的诗,从大处落笔,描写的绘声绘色,使读者诵读后赏心悦目。

3.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腊前月季》诗如下:

只到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己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冬季。

供参考。

9. 描写玫瑰花的句子

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笔盈盈地竞相怒放。

满天星那素雅的小白花星星点点地缀满在浅绿色的枝叶丛中。 石竹花从纷乱的杂草中探出头,它们粉红色的笑脸真好看! 喇叭花举起紫红色的大喇叭,好像在吹着一支好听的晨曲。

田野里,一片红艳艳的紫云英,像燃起的熊熊火焰。 那盛开的荷花挺着碧绿的茎杆,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眺望着远方。

有的菊花全开了,露出鹅黄的花蕊;有的菊花半开着,像位害羞的小姑娘,尤其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美。 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一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下,犹如无数只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凝然不动。

清风吹过,一阵阵花雨飘落下来,山野像铺上了一床彩色的大锦被。 望着色彩艳丽的一大片樱花,我真怀疑是九天仙女把撕碎的彩缎撒向人间。

迎春花,它的色彩没有玫瑰娇艳,它的芳香没有牡丹浓郁,可它不畏严寒,第一个用生命向人们报告了春天的来临。 绽放的昙花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

10. 中国十大名花及相关的经典诗词

中国十大名花欣赏 历代梅花诗赠范晔 南朝 宋·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山园小梅唐·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梅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宋·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忆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唐·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梅花绝句(之—)宋·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之二)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早梅南朝·谢燮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江梅唐·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杂咏唐·王维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忆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江上梅唐·王适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庭梅咏寄人唐·刘禹锡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梅花唐·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梅花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雪里觅梅花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梅花唐·蒋维翰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梅花 宋·陈亮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宋·张耒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宋·苏轼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 宋·朱熹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宋·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宋·黄庭坚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钓雪舟倦睡宋·杨万里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寒夜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宋·萧德藻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咏兰诗选 唐·韩愈《幽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唐·王勃《春庄》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唐·唐彦谦《兰》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唐·唐彦谦《兰》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唐·施肩吾《兰渚泊》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唐·马戴《秋思》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唐·李世民《芳兰》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李白《孤兰》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无可《兰》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唐·李峤《兰》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

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

九年级美术上册课件

农民画是中国特有的画种之一, 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间乡土艺术。 它源于乡村,源于生活,以民间阶层的审美追求为价值取向。农民画将原始观念与现代意识融汇,既有平民风格的绘画样式,又有现代绘画的某些元素。这使得它风格鲜明,技法多样,手法丰富,主题生动,展示着中国农村最为鲜活的人物和景象,在美术艺术领域独树一帜,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和关注。

一、农民画的起源及历史背景

Soul奇遇记,相似的灵魂总会汇聚

广告

“农民画”从字面看就是农民作的画,许多学者对其称谓一直争议不断。 但如此称呼,既指向明确,又是约定俗成的。在中国,最早与农民相关的绘画是江苏的岩画,主题是庄稼,这是有记录并经专家认可的中国最早的农民画。现在的齐家文化中, 以农民和农民耕作为题材的作品, 大约是 3500-4000 年前,这大概就是我们现在可能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真正的农民文化。也就是说农民画从农业社会开始就产生了。新中国成立后,以农民、牧民、渔民为创作主体,也包括其他阶层的业余作者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 创作了大量自我欣赏的绘画作品。

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社会的进程、政府文化机构组织扶持紧密相关, 是以宣传为主要目的的 “群众艺术”。 一般认为,中国农民画兴起于上世纪 50 年代。 其发展有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 1958 年前后。 为配合“大跃进”,全国农村都兴起了绘画热,“诗画满墙”是当时农村的一大景观。尽管内容虚幻、浮夸,但在客观上有力推动了农民画在全国范围的发展,为新时期农民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同时,农民画的乐观主义精神及其在艺术创作中被动、盲从的特征在此期间也体现得十分明显。第二次是在“文革”时期。以陕西户县农民画为标志,受政治的影响,农民画的时代烙印更为明显,是美术界的“样板戏”工程。 第三次是在 80 年代。 农民画开始向民间艺术的本体回归, 其特有的色彩艳丽、 造型夸张、稚拙质朴的魅力逐步引起了社会的重视。第三次高潮的规模远超前两次,因为“文革”结束,“四人帮”倒台,广大农民艺术家思想解放,有主动表达的需求;同时政府也加大了扶持力度。就这样,农民画在文化艺术领域独树一帜、不断发展,以致占有重要地位。

二、农民画之美学特征

农民画是美的。 下这样的结论没有错。 但美在哪里,有什么特征,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本人拙见,农民画如同绘画、雕塑等其他一切造型艺术一样,从外形来看,就鉴赏来说,它凭借自身的一种形式讨人喜欢,并让人产生愉悦的感受。其图案造型具有丰富多样、色彩鲜明、笔浓彩重,构图随意奔放、拙中藏巧等特点。这些东西直接而且真实地打动着人,使人产生审美层次的愉快。其次,农民画能与欣赏者产生思想交流和情感共鸣,让人产生感动的情绪;再其次,农民画有着一种融入自然的人生哲理和超脱的人文精神, 寄托着美好向往和理想追求。 通过欣赏农民画, 能够体验画境带来的无穷魅力和情趣。再者,农民画是完全符合社会实践的,符合美的实践的。我们应该从社会、道德角度去看待它,因为只有社会里才有美的“共通感”,大家都感觉到美,它才有美的生命力。

(一)农民画质朴自然,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美

农民画能够直接将自身的美呈现出来, 并能召唤人的审美感觉。 首先表现在给人的视觉冲击力上,包括形象造型、色彩搭配。 图案的造型丰富多样,如人物、花卉、飞禽、走兽、树木、山水……都来源于生活。 农民画家通过写生,把自然形象加工,提炼出图案的造型。 不求形象的逼真,构图不受透视原理约束,随意奔放、拙中藏巧。色彩鲜明、笔浓彩重的表现是其显著特点。农民画大多运用红、黄、蓝、白、紫等鲜亮的色彩,使人感受到豁朗的情感和明达的风格。这种纯粹的色彩运用,使农民画色彩醒目而和谐。其色彩搭配,有的运用大色块的红丹与品蓝形成强烈的补色对比, 有的是运用小色块的竹绿、品桃、 紫**加上墨线稿的穿插, 使画面色彩响亮而又简洁明快。极为单纯简练,却显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色彩最能引起人们奇特的想象,它最能拨动情感的琴弦。“图个吉利”是在传统的民间文化观念下表现出的审美观念,以表达求生、趋利、避害等功利意义为主。 所以大红大绿可以说是整个民间美术的色彩特征。这些艺术“表象”是农民画家审美情感的具体化,他们要使心中的想法通过形象的创造来实现。于是,丰富的造型和协调的色彩提供了生动的精神画面,表现劳动人民心灵的真实。这就是农民画形式上的作用,它能使思想、观念、理想具体化、客观化、真实化。 让人可感、可见,获得一种愉快的享受。 农民画是时代的产物, 其艺术的内容可以随时代疏远而减少历史价值,但它的形式却永远保持魅力。

农民画也是农民一种抒情的手段,是美的情感的外化。画面呈现的形式美直接表达精神内涵,有意蕴、有情趣。 其表现题材大多是农民和农民耕作、幸福家园、春忙丰收等。 艺术造型均吸收了各种民间艺术的养分。 画中所描绘的人、动物、景观等造型,与传统剪纸、面花、刺绣以及布制品里表现的极相似。构思质朴,重视装饰效果,保留着浓郁而鲜活的山野之风,简洁明快,带着泥土的芬芳,且具有造型美。 每一幅画面情景交融,栩栩如生的农家生活、气氛热烈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等,充分体现了农民画流露出的自然美,让欣赏者不知不觉感受到了画中美好的生活,身心都是愉悦的。农民画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特有的民俗风情,是农民画持久的表现主题。 与其他艺术相比,农民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朴素的情感、天真浪漫的思想、大俗成雅的色彩、近乎儿童画的稚拙,并紧扣现实生活,与时俱进,“原汁原味”。体现了与生俱来的趣味。李泽厚说:“趣味是仅凭完全非功利的快感或不快感来判断对象的能力或表象它的方法,这种愉快的对象就是美。”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引导大众的审美趣味,而不是迎合。农民画能与欣赏者产生思想交流和情感共鸣, 让人产生感动的情绪。通过欣赏农民画作品,体验着与当时那个年代的人心灵的沟通和抚慰。 黑格尔说:“艺术应该通过什么来感动人呢?一般地说,感动就是在情感上的共鸣……但是在艺术里感动的应该只是本身真实的情致。” “真实的情致”意思就是以真实的社会历史内容反映人生、人的理性光辉。

(二)农民画粗犷豪放,夸张地表露事物本质的美

农民画除了质朴自然这个特征外,再就是粗犷豪放,这个特征在农民画中比较普遍。 农民画作者在运用这个特征作画时,最原始的动机就是要表现事物本质的美,而表现事物本质的美最好的方法就是夸张, 而夸张最直接的表现技巧就是粗犷豪放。作者并不追求对事物全部的细腻描写,而是探求事物本质的东西作夸张地表述,以求画龙点睛、一目了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一些自然现象的审美对象,如海啸、闪电、惊雷等等,用有限的经验无法把握其形式,只有借助于内在的理性思考对其形象进行把握,唤起一种精神的、目标的展望。 农民画也是如此。 农民画创作是农民对自身价值追求、对社会现象理性思考的结果。 作者在理性的作用下,把自己的感悟与想象融洽,经过吸收,改造同化,将心中的意向向外生成, 然后有了创作冲动, 便构想出要表达自己意愿的图案。然而农民画作者没有经过专业艺术学院训练和熏陶,并不熟悉和掌握绘画艺术技巧,因此在构图、点线面组合、色彩运用等方面达不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于是只好自辟蹊径,走“粗犷豪放”道路,自树一帜。粗犷豪放的农民画,最典型的莫过于门神画。门神画种类很多,有表现五谷封登的,风调雨顺的,大吉大利的,驱邪避秽的,等等。不管哪个种类的画,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粗犷豪放,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由衷的意愿。比如驱邪避秽的门画,有一种画就是单色调地画着关羽手持长柄大刀的样子, 这个画最突出的是什么呢? 不是他身上的盔甲, 不是他细微的面部表情,也不是他的魁梧身材,而是一柄大刀和他那双圆瞪瞪的虎眼。整个画面最先看到的是大刀和眼睛,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这个。而大刀和眼睛的画法就是简单几笔,显得十分豪放和夸张。 这个画的本意是驱邪避秽,由关羽把门,任何妖魔鬼怪都会避而远之。 但通过这个画的外在表现,把关羽嫉恶如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画法对表露事物本质的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农民画中,诸如此类很多,不胜枚举。

(三)农民画向上向善,追求理想和真善美

农民画艺术同其他各种人类活动一样都具有社会联系性。 只有在社会里才有美感的共通感。 中国古代思想中认为,真、善、美是合一的。到了现代,我们认为真、善、美的本原在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实践产生了真理、道德和美。所以,农民画艺术的创造是完全符合社会实践的,符合美的实践的。农民画反映人与生活的关系。 作为最本质的艺术形式之一应该回到其最本质的功能—— — 人性自身情感的表达和对美好的追求。 这种心理的表现同样是社会性的。每一幅作品中揭示了生活的本质。 农民画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通过艺术形象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本质、规律的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它是作品善和美的前提条件,不排斥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

农民画是用善良的心描绘出来的。 真情创作是艺术创作的本源与动力,要让人感动,就要先感动自己,首先要切身的感受。这种感受来源于生活、人生,或心灵的感悟。正是这种对人生的体验, 农民艺术创造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感觉为载体的想象和情感的活动。情感的交流和传达,是艺术的最深刻的本质。 中国农民画以美显善,它陶冶人们的性情并导向善良。农民画直接呈现的是一种美好的夙愿和情感, 于是潜移默化地寓教于乐。 在作品中我们很少看到悲哀、痛苦。 无论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它一贯的喜庆、红火,一种鼓舞的力量催人奋进,果真是人精神深处的一剂良药,具有社会效果

 课件要提供一目了然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及操作方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的关于九年级美术上册的课件,内容如下:

  一、教 材 分 析_长河漫步

 课题《长河漫步》明示了编者的意图。本单元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通过对彩陶、青铜器、兵马俑以及古代绘画的欣赏,长河漫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漫步”中学习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长河漫步培养学生对中国艺术审美特点的探究兴趣,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教材列举了各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同时考虑到不同门类和不同形式。彩陶部分提出早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彩陶纹样的分析,帮助学生揭示艺术起源与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之间的种种联系;青铜器和兵马俑的介绍,将象征和写实的不同艺术表现风格的社会性呈现出来,调动学生综合运用历史文化知识进行审美体验;古代绘画部分尽可能地选用了不同形式、题材的绘画作品,内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风俗画和文人画等等。通过这些作品在视觉美感上各自的鲜明特点,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不同切入点。

 1. 彩陶纹与青铜器纹饰之间的联系

 彩陶纹样内容分别和不同氏族的现实生活或巫术仪式关系,如猪纹、鸟纹之于河姆渡人,鱼纹、人面纹之于半坡人那样。彩陶纹样中有写实的也有抽象纹样,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抽象纹样大多是写实纹样变化的结果;青铜器纹样中的饕餮、夔、龙、凤等为想像中的神异动物,这些纹样更具有装饰性,常常对称排列,教材上的鸟纹和凤纹可以看出这种变化。青铜器也有和彩陶纹相同的几何纹,如云雷纹、圆涡纹、回纹以及方格、三角等纹饰,常常作为陪衬的底纹。

 2. 彩陶、青铜器具有象征意义的纹饰与兵马俑的写实风格比较

 彩陶、青铜器的纹饰具有象征意义和装饰性,一是纹饰都依附于器物,或本身就是器物的造型。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不同社会的意识形态。彩陶纹样与不同氏族的现实生活或巫术仪式关系,带有神秘色彩,表现了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崇拜。青铜器纹饰作为祭祀的“礼器”,多半供献给祖先或铭记自己武力征伐的胜利,这些纹饰既有历史的继承,又有时代的特点。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秦陵兵马俑则不同,它没有诉诸巫术鬼神的作用,而是通过强大的军阵逼真的塑造,来显示一代君王的雄才大略。

 3. 古代绘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特点和气韵生动的审美原则

 在教材呈现的绘画作品中,用线的特点各有不同。如《朝元图》的圆浑稳健,《芙蓉锦鸡图》的细密精致,以及《荷花水鸟图》的淋漓酣畅。帮助学生比较不同作品的风范,体会其中的气质、韵律,加深对传统绘画用线的理解。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1课 长河漫步

 4. 象征意义在古代绘画作品中的体现

 《人物龙凤帛画》中的龙凤引导死者的灵魂生天。《芙蓉锦鸡图》以锦鸡斑斓的色彩象征“五德”,宣扬封建的伦理思想。《荷花水鸟图》“白眼向人”的鸟,鲜明地传达出画家傲兀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二马图》则以寓意手法抨击了社会的不合理现象。

 传统艺术理论是欣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的内容材料是在历史线索中点状呈现的,但始终以象征意义和意境的表达、线造型的主要手段和气韵生动贯穿其中。用古代绘画理论进行提示和归纳,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传统艺术的审美特点。“六法论”的简单介绍,使学生的感性知识能上升到初浅的理论层面。

 教学活动的设置各有所侧重:活动一从图形和构成方法的分辨入手,旨在通过细节的研究,加强学生对纹样的体验和感受。活动二则是形式语言、思想情感、政治态度以及写作能力的综合运用。在具体造型细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升华思想情感,培养学生审美、评论和文化认知的多方面素养。

 评价建议栏目设置了有关短文撰写的评价内容,对写作重点做出了提示。

 教材在资料库栏目中介绍了“谢赫六法”和画家朱耷,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线索和查询资料的方法。

 学习大空间栏目更大范围地拓展了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范围,启发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本单元的学习重在欣赏方法的一般掌握,力求使学生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的评述,大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此激发他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 材 目 标

 *初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历史源流、不同时期的美术现象以及审美特点,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的评述;

 *通过欣赏活动,感悟中国民族特色的造型美感,激发学生对中国艺术审美特点的探究兴趣,使之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 学 思 路

 1. 教学内容的确定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包含实质性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两方面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教材意图,把握和控制难度,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

 教材的内容材料多,跨度大,一味照本宣科必然拖沓。所以,对材料进行选择处理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环节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沿历史发展线索进入,强调不同时代的渊源关系,对作品表现风格的演变以及社会功用做出判断。课本中彩陶、青铜器和兵马俑部分较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线索,教学中应该考虑的内容有:陶器与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彩陶纹样中所蕴含的早期人类与自然、社会生活的关系;彩陶纹样与青铜器纹饰在造型表现上的异同;象征意义的图式与写实表现所反映的社会意义等等。

 2)从造型表现特点的探究入手,抓住传统美术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讲究气韵生动的特征,对不同表现形式和题材的作品进行赏析,通过具体作品感悟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课本中古代绘画部分呈现的材料较多,应该有所侧重,关联其他。围绕一个主题,旁及多幅作品是可取的方法。

 以历史发展线索为主导的教学内容兼容造型表现特点,让学生了解传统艺术的演变和发展;以造型表现特点为主题的教学也要阐明历史背景,帮助学生认识艺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两者兼顾,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

 2.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从细致地研究教学内容开始,大量地查阅资料,除熟悉与作品有关的内容外,还须精选那些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史料和有关知识。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需求,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3. 教学策略

 确定教学重点,理顺线索,依照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和方式,从历史发展线索和造型表现特点两个方面入手,划分为彩陶、青铜器、兵马俑和古代绘画两个部分。彩陶、青铜器、兵马俑部分围绕美术与社会这一主题,将图形的欣赏、研究与历史的发展、变革紧密联系,展开生动活泼的讨论。为此,课前要周密地设计若干选题,选题的内容应该步步贴近教学目标,把学习引向深入。古代绘画部分围绕传统美术的造型特点,一方面对课本材料进行对照比较,归纳和概括其共同特点;另一方面提取重点欣赏的作品进行研究,以点带面,探讨传统绘画的精神特质。

 学习活动的设置需根据学情合理安排,活动一的目标取向是通过细节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纹样的构成形式,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鉴赏的方法和眼界。根据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可以考虑加入对图形意义的分析和研究,使教学活动趋于完整。活动二的重点在知识的综合运用,由于时间限制,可以把写作部分安排在课后,课堂上通过议论和交流的形式,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欣赏评论短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评价穿插于每个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和讨论,应及时归纳并给予评价。对于有积极意义的想法和理解,应帮助其完善并给予肯定。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应通过提示进行引导,并给予热情的鼓励。

  四、教 学 选 择

 教学课时的安排可以酌情处理,分为两课时或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的安排参照参考教案;三课时的安排适当加入彩陶和青铜器的内容,划分为1.彩陶;2.青铜器和兵马俑;3.中国传统绘画。

 教学组织方式以讨论、分析为主,根据学生情况恰当地调整指标。运用教学提示对讨论进行引导和调控,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如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 学 建 议

 1. 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适当加入彩陶和青铜器的内容,弥补教材因版面限制带来的不足。增加和删减内容应该把握教材呈现的意图,抓住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点这一要点,联系时代背景和历史发展线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

 教学内容可以分类进行群组编排,使教学阶段的主题清晰,主次分明。如美术的起源;美术与社会;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美术作品的象征意义等等。

 2. 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以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教学内容的时代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体现的社会文化内涵,艺术与自然、与生活的联系,给予他们分析的依据和联想的空间。如:想像原始人类的生活;氏族部落的兼并和战争;神秘的祭祀活动;古老的神话传说;生产力水平低下时期的巨大工程的建造等等。

 3. 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课堂讨论要紧扣教学目标,不可游离教学内容成为赘疣。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讲,话题的进入可以是贴近生活,自然而浅显的,然后,层层深入;也可以开门见山,直逼教学目标。同时要发挥教学提示的引导作用,把知识加以概括、归纳,使之系统化,使之重点突出。

 作品分析研究结合动手训练,通过尝试和体验能够获得更为深刻的感受。这一类的作业包括方法分析和临摹,如教材中对纹样构成的分析。

 4. 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组织,要注意和文字清晰简洁、准确无误;演示内容和讲解内容的一致性;演示时机的选择,要与内容进度相贴切;演示的速度适中等等。

 5. 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除以讨论、分析为主的教学组织方式以外,根据当地条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如博物馆、历史遗迹、互联网等;举办小型展览和专题讲座,选择主题编撰图文并茂的美术文集,在校园网上提供一定规模、数量的文字资料供学生浏览等等。

 6. 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使整个欣赏过程明晰、有条理,以便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

六、教 学 资 料

 舞蹈纹盆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盆内绘有五人一组的三队舞蹈者在手舞足蹈,气氛热烈。人物都带有头饰和尾饰,表明他们正在操演某种原始祭祀活动。

 人面鱼纹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生殖崇拜的象征,鱼在仰韶文化陶绘中是出现最多的图像之一。《人面鱼纹盆》以图案结构线作为抓形的基础。有人把它看做半坡人的巫术图腾,象征其氏族人丁昌盛的局面。

 饕餮纹

 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夔龙或夔凤图案,其形象狞厉可怖,是用来“辨神奸”的图腾符号。

 夔

 古代传说中一种奇异的动物,如龙一足。

 秦陵兵马俑

 人物、山水、花鸟

 中国古代人物画一直遵循着“以形写神”的表现原则,战国时代的“形具而神生”论,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论,到南齐谢赫在品评人物画的“六法”中把人物的“气韵生动”摆在首要的地位和作为最高的准则,因此,在中国人物画中突出揭示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神情气质。

 中国古代山水画主要以描绘自然山川及人文景观为表现对象,但绝不是这些景物的简单再现。中国山水画以其优秀的艺术传统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珍宝。早在山水画的萌芽阶段,人们就强调山水画的创作归于“神思”,即强调艺术家面对大自然的想像活动,进行“至情”和“意境”的创造,追求“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以达到“畅神抒怀”的目的。这种审美特征一直贯穿在历代山水画作品中,也成为山水画家自觉遵循的美学原则。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从画史所载及实物资料来印证,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为山水画的萌芽期;隋唐为山水画的独立发展期;宋元为山水画的成熟高峰期;明清为山水画的笔墨程式巩固完善期。

 中国花鸟画的描绘对象,不仅仅指花和鸟,而泛指各种动植物,包括花卉、竹石、蔬果、翎毛、鱼虫、走兽、博古等类。描绘各种动植物也不仅仅是让人了解其外表形状和生物的特征,而是通过这些具有生命活力的实体,来揭示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同构心理因素,借物抒情,以传达人们的愿望和理想。“状物”与“抒情”在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马图》画后题记:“予吏事之余,偶图肥瘠二马,肥者骨骼权奇,萦一索而立峻坡,虽有厌饫刍豆之荣,宁无羊肠踣蹶之患。瘠者皮毛剥落,啮枯草而立风霜,虽有终身摈斥之状,而无晨驰夜秣之劳。甚矣哉,物情之不类也如此。世之士大夫廉滥不同而肥瘠系焉。能瘠一身而肥一国,不失其为廉;苟肥一己而瘠万民,岂不贻污滥之耻欤?按图索骥,得不愧于心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访客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